新闻动态

“避是非、守分寸、藏锋芒、立根本。” 此四境助人生筑基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27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人间世事,如滔滔江河奔涌向前,亦如盘根错节密林幽深。其间沉浮起落,常令人茫然四顾,不知何处立足。欲在这纷繁人世成就功业,需参透四重境界:避是非、守分寸、藏锋芒、立根本。此四者,非怯懦无为,实为洞察世情后的大智慧,是顺应天地至道的深沉根基。

避是非,非为胆怯退缩,实乃洞悉世事后的澄澈取舍。喧嚣扰攘处,常是是非丛生之所,若如飞蛾扑火般盲目趋近,终将被灼伤翅膀,徒耗心力于无谓纷争。

智者深知,有限生命当投向有价值处。水最善“避”,遇巨石则绕行,遇断崖则成瀑,看似避开冲突,实则积蓄力量,终成浩荡江河。君子立世,亦当有此水的智慧,于喧嚣中择静水,于混乱中寻清明,避免被无谓争扰消磨了志气与精魂。

守分寸,则是在进退之间求得精微平衡。人间万事,过犹不及。分寸,如同琴弦松紧的微妙尺度——太紧则易断,太松则无声;唯有恰到好处,方能奏出和谐清音。

孔子有言:“不在其位,不谋其政”,此即一种对身份边界与职责分寸的清醒守护。历史上无数英雄人物,或功高震主而不知收敛,或逾越界限而僭越名分,终致祸患,便是分寸失守的警世之鉴。而守持分寸之人,犹如船行湍流,深知何处该奋力划桨,何处需顺流借势,更明了何处必须停泊休整——如此,方能凝聚众力,不触暗礁,平稳驶向辽阔远方。

藏锋芒,乃是韬光养晦、养深积厚的大智慧。宝剑新发于硎,寒光慑人,锋芒毕露,然过刚易折;真正利器,深藏于古朴剑鞘之中,隐去逼人锐气,只待关键时刻雷霆一击。

老子推崇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”,此语道尽藏锋之精义。古来成就大业者,莫不深谙此道。昔日范蠡助勾践灭吴,功业彪炳,却于巅峰之际悄然隐退,泛舟五湖,化名经商,深藏功与名,得以善终,更成一代商圣。反观锋芒毕露、不知收敛者,纵有惊世才华,亦往往如流星划过,璀璨却短暂。藏,是力量无声的酝酿,是智慧谦逊的沉淀,是在喧嚣浮世中为自己辟出一方沉静的天地,涵养那最终能穿透万难的磅礴之力。

立根本,乃人生境界的终极磐石,是生命之树深扎大地的根系。世事如流云变幻,繁华似锦缎易褪,唯有深植根本,方能任尔东西南北风,我自岿然不动。

何谓根本?是内在道德品性的坚固砥柱,是经世致用的真实才学,是超越眼前功利、指向恒久价值的坚定信念。孔子困于陈蔡,绝粮七日,弟子皆有愠色,而孔子弦歌不辍,正是其“道”之根本深植于心的体现。所谓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,唯有在无人看见处向下深深扎根,方能在众人瞩目时向上稳稳支撑。立根本,是于尘世浮华中守住内心的澄澈坐标,是为那恒久功业铸就不可撼动的基石。

避是非,守分寸,藏锋芒,立根本——此四者,环环相扣,层层递进,共同构筑了人生行稳致远、成就恒久功业的稳固格局。避是非,是避开消耗的泥沼,为生命腾出空间;守分寸,是在这空间中精确丈量,和谐万物;藏锋芒,是于和谐中积蓄那突破万难的力量;立根本,则是支撑这一切巍然屹立的终极基石,福泽由此而绵延。

唯有深植根本,方可撑起繁茂树冠;懂得藏锋守拙,方能积蓄破土之力;持守进退分寸,才能凝聚众志;善避无谓纷扰,才能专注耕耘。此四境融通,便是参透世事浮沉、顺应天地至道的不二法门。

愿吾辈皆能于此四境中涵养智慧,凝聚心力,成就那行稳致远、福泽绵长的恒久功业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